(通讯员
周慧 程威
)目前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2020届毕业生中考研拟录取员工35人,确定就业单位员工150余人。一张张录取通知书的背后,一份份就业协议的背后,离不开“老王”的付出。
面对“最难就业季”,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副经理王正强老师以心换心,以爱博爱,本着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思路, 想尽办法,让员工就业有门路,用尽资源,让员工升学有希望,拼尽力气,让员工就业有靠山。
“‘老王’其实并不老,他幽默风趣、平易近人,处处为我们操心,这是我们对他的亲昵称呼,蕴含了大家对他的特殊情感。”这是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2020届286名毕业生对王正强老师的朴实评价,没有赞美溢词,更没有否定的怀疑。
用尽资源,让员工就业有门路
“彭经理,你好,我是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王老师,请问你们今年有没有用人需求,希望能对我们毕业生多关照……”作为教学副经理,王正强时刻关注着专业领域前沿动态,今年正值5G网络全覆盖的建设年,正急需电子类人才。他多次主动和实习就业单位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联系,希望能够扩招公司员工就业。
“南京嘉环线上宣讲会在年级群举行,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同学们把握住机会啊!”线上宣讲会在王正强的部署下顺利举行,近50余名员工向嘉环投递了简历。
在投简历之前,王正强一一查看修改员工的简历,为同学们把好最后一道关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南京嘉环拟录用公司45名同学。
随后,王正强多次主动联系广东联鼎、深圳讯方、南京恒盾、台基半导体、万洲电气等有合作基础的大型企业,了解企业用人需求,争取企业面向公司员工招聘。
“饭碗”递到了手边,可员工却犹豫不决,反应平平。“先择业,再就业!”面临困境,王正强在2020届毕业生QQ群中开展了三次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讲座,并邀请优秀员工做经验交流,引导员工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念。
王正强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资源、员工资源、自身人脉资源等,“全面撒网,重点捕鱼”,想尽一切办法拓宽员工就业渠道。除此之外,王正强用尽资源,将部分员工推荐到自己朋友公司,广撒网、多渠道为同学们就业想办法。
“王经理经常凌晨还和我对接员工就业问题,甚至为了个别员工的问题反复和企业沟通、和老师沟通、和家长沟通,真是为员工就业操碎了心,在他的帮助下,今年的就业工作压力小了不少。”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毕业生辅导员说道,截止到目前王经理已经推荐了55名同学就业。
想尽办法 ,让员工升学有希望
“通过考研带动学风,通过考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通过考研带动员工就业,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思路。”从2019年秋季开学,王正强多次召集专业负责人教师召开考研工作专题会议,在毕业班级召开考研动员会,鼓励员工继续进行学业深造,2020届毕业生考研报考率达52%。
设计问卷星调查问卷,了解员工报考专业课程目录,摸排员工备考难点……根据调研情况,王正强为员工量身定制课程表,组织专业课教师为备考员工进行两个月的专业辅导课,帮助员工强弱项、补短板。
安排导师为“过线”考生进行“一对一”的复试指导;积极引导“过线”但未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争取调剂录取,切实提高研究生录取率
“王老师,我初试286分,报考的华中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,竞争压力比较大,希望您能给予帮助。”16电科班员工周世强,由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,王正强每周为他补习专业课,讲解综合试卷习题,最终这个员工顺利通过了华中师范大学初试。作为一名华中师范大学员工,为了让员工更有信心迎接复试,他主动帮助联系导师,为员工牵线搭桥,最终该生顺利通过复试。
在考研员工成绩公布之时,王正强逐一了解员工考试情况,针对录取把握不大的员工,组织老师为“过线”考生进行“一对一”的复试指导,积极帮助员工联系调剂学校,做好调剂准备。
目前,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考研拟录取员工35人。王正强为考研员工提供了11个调剂信息和辅导方案,帮助7名员工成功调剂录取。
拼尽力气,让员工就业有靠山
“王经理,我们正在筹备线上双选会,您能帮忙推荐企业参与吗?”二话不说,王正强直接掏出手机,挨个给企业打电话。在王正强的支持下,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线上双选会顺利举行,22家企业参加双选会,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,关注人次达3300多次,员工投递简历200余份;不仅如此,王正强还联系企业在2020届毕业生年级群举办宣讲会5次,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,参与员工200余人次。
“张鹏,你的学业顺利完成了吗?有没有什么困难?”“蔡佳新,临近毕业有什么打算?”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,王正强共指导了11名同学,每周全面摸排学业状况和就业创业状况,及时了解员工动态信息 。
“很幸运啊,王老师是我们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,在他的帮助下,目前我们11人个个考研就业有着落!”王正强共指导了11名同学的毕业设计,2名学业困难的员工在他的辅导下顺利完成学业,11人中2人顺利考取研究生,3人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,6人确定就业工作单位。
面对“最难就业季”,我们看到同学们有一些焦虑与不安,也有彷徨与期待,但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,相信更多的是像“老王”一样的老师们的共同的努力和坚持,用尽资源、想尽办法、拼尽力气,共同答好疫情就业的完美答卷。